• 关于我们
  • CTID平台
  • CTID网证
  • 行业故事
  • 合作共赢
  • 新闻动态
  • 行业洞察
  • 新闻动态
    News
    赏析传统经典,共赴文化之旅 “证”青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 “公廉”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联学联做活动
    2024-11-19

    为丰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文化生活,加深对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了解,让青年一代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11月4日及5日,应国图艺术中心联学邀请,身份认证技术事业部第二党支部“证”青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研究所党纪审党支部“公廉”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围绕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联学联做活动,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观看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西厢记》与《拜月亭》。

    微信图片_20241119084617.jpg

    11月4日观看《西厢记》合影

    P2.jpg

    11月5日观看《拜月亭》合影

    北方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西厢记》与《拜月亭》作为昆曲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华戏曲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P4.jpgP3.jpg

    此次联学联做活动不仅带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们感受到了北方昆曲的独特魅力,更是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观看过程中,大家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唱腔深深吸引,纷纷表示体会到了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了解、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此外,活动还促进了两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观看结束后,大家互相分享观演感受和见解: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胡云龙

    这次青年理论小组联学联做的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昆曲这门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以前我觉得这种戏剧又老又慢,一坐俩小时,完全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欣赏口味,等真的看进去融入进去之后,剧中的唱腔、服饰、舞美无不透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精髓。六折的戏曲讲述了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让人感动和震撼,不虚此行。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文化自信的体现。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程婧媛

    本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联学联建活动,带领小组成员们脱离会议室,走进大剧院,一起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昆曲,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少时印象里生涩难懂的戏曲,在观看了完整的《西厢记》后有了全面的改观,昆曲独特的唱腔、身段和表演艺术是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昆曲的服饰、化妆、舞台设计等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于我而言,观看《西厢记》是学习和传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金媛

    《拜月亭》作为昆曲传统剧目,展现了乱世中蒋世隆与王瑞兰忠贞不渝的爱情。剧情曲折生动,人物刻画深刻,尤其是王瑞兰的形象,外柔内刚,令人动容。昆曲的表演更是细腻传神,曲词古朴,韵味悠长,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亲历那段悲欢离合。整部作品充满了朴素温暖的动人魅力,令人回味无穷,感受到了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段建生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郭沫若曾经说过:“《西厢记》不但是‘杂剧中的杰作’,也是一部‘好诗’。”11月4日晚,带着一分好奇,几分期待,我走进国图艺术中心,欣赏了北方昆曲经典剧目《西厢记》,原以为会坐不了一会儿,不料,却有滋有味地看完全场。心里只有两个字——大美!。品味《西厢记》,心中多感慨。我一直信服一句话,戏剧是浓缩的人生,世事多莫测,情谊难捉摸。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古今传承的美好夙愿。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为青年一代提供更多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返回列表
    分享至:
    推荐文章